返回栏目
中国资讯网头条 • 正文

三木秉凤诗文选:否泰九州焕,百年锦竞庭

发布时间:  作者:三木秉凤

万难重关古文明
礼贤天下代才兴
星河灿灿觅华梦
寰宇恢恢报飞龙
 
昏沉西坠销魍形
恺悌旭升耀东瀛
否尽泰来九州焕
百年繁锦艳绝庭
 
《易经.恒卦》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文化之道衍生文明之德,生命修练需要持之以恒,而文化修养又是生命修练的重要部分,从感性到理性,从浮躁沉沦到宁静致远,从文学作品到文化作品,生命的感悟过程就是文化沉淀过程,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只有经历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具备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与教化功能。自二千五百年前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以来,汉史、南北朝赋、唐诗、宋词、明清小清,几乎代代都有传世名家,而近百年以来,我们很难看到文化大师及其传史名作,尽管民国时期多有鲁迅、胡适这样的时代文人,尽管他们文笔犀利,但若将其放到中华千万年文明长河中与诸子百家唐宋大家相比仅仅算作微澜细沙而己。
自鸦片战争以来,从清末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民国初期的新式教育到今之改革开放,学习西方文明以及与世界接轨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潮流,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一度被边缘化,甚至很多国人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与五千年灿烂文明丧失了自信。对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与民族而言,文明是根,文化是魂,为什么中国近代很难产生文化巨匠与思想大家?这与百年屈辱历史息息相关。回首五千年中华文明,中国的学问大抵分为道学与术学,而今百年以来能够通过天“道”的学问几乎凤毛麟角!所以孔子慨然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文人的历史责任不是传播知识之术而是传道授业,人间文明若无道传,则天下术数必定泛滥无尽。一切生命都是道之产物,修道悟道并依道而行乃是道法自然的物性本能,为什么当代人们被西方错误的文化价值观所绑架而浑然不知?因为现世几乎没有人去传经布道了?文以载道,大化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文化教育应从《弟子规》开启,“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由于工夫紧到而由穷变通之历。反观近代历史,为什么中国自清朝之后,再无曹雪芹、蒲松龄这样的传世大家出现?在西方利益至上的错误价值与物欲横生的洪流中人们普遍丧失了“文以载道,大化天下”的天命文责。
记得有篇文章这样说:“世上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二是读进大脑的书”。从梦想到理想,然后从思想到行动,虽然路途遥遥,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与术是人间思想的两股洪流,学问不是知识!文化也不是知识!文化蕴涵大道之理,学问是文化的时代体现,而知识中藏着术数技能,有技能的人未必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又未必身怀绝技。有篇文章说:“读书之時,读的是书,看到的却是世界,此之犹如沏茶,沏的是茶,而品的却是生活,复如斟酒,饮的是酒而尝到的却是辛苦。人生就像一张只去无回的单程票,没有彩排,每一场皆为现场直播。我们要走近文学,把握好每次演出。将生活中点滴的往事细细回味,伤心之泪与开怀之笑,皆因追求而显贵”。
《论语》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自然之道,到人文之德,到互爱之仁,到生存之艺,其实这也是学问的别样层级!而最高的学问必须源于道宗。故《弟子规》曰:“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当然万事皆不可绝对,否则我们不过是书呆傀儡了,“文字本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但當作者赋予其丰富的情感,它便拥有了如歌的生命和灵性,拥有了摄人心魄的感染力。當你随着文字走进他人的心灵花园,你便会情不自禁地被一种柔软的情绪所感染…那心灵的花园裡,匆而白云飘飘,复生小溪潺潺,有鸟儿翩翩飞过,更有柔风呓语。妳在這乐园裡陶醉、徜徉,心境裡便拥有同作者一样的喜怒哀乐,分享着情感上的共鸣和欢愉,文如其人,人若其文,从一個人文字的灵秀程度,大致看出作者文采的高低,从文章内容旳涉猎面,大概能看出其知识储备量,从其文字旳感染力,亦大致能看出作者情感的丰厚程度。文字是灵魂的独白,读懂其文,便懂其心,任其岁月荏苒,光阴邅季,當那些日子成为微风,回首偶间妳会发现這段温馨的过往已在灵魂中成为了美好的永恒。于是寂寞之時与文字聊聊,烦恼之時听文字讲讲,开心之時,牵文之手飞翔蓝天,伤心之時,躺在文字的怀抱里尽情流泪…喜欢文字旳人会独恋這夜的心情,因为這夜色有時候如同被开水泡开的茶叶,在夜深人静旳時候,一些尘封旳往事便会如同這夜晚被开水冲泡的茶叶,泛起當初旳新鲜柔美,且能透过夜色依稀能够看清楚其美丽的倩影…當我们倦累之時不妨走近文字,走进自己或别人心灵的花园,释放自己享受感动,收获一份盈盈的友情和笑对生活的风雨淡然…” 
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文明是文化的载体。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走到了东西方文明的分水岭!世界历史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哲学思想曾倡导人类要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以“人定胜天”的昂扬姿态引领人类现代文明,然而这一切都错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厚德载物才是人类社会回归宇宙天道的正途。回首二百年发展历史,我们从以蒸汽机代替人力的工业革命开始,到以电力代替人力的工业革命升级版,到以信息化代替人脑的最新版,工业革命在逐渐取代人力、人脑从而完成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边缘化过程,福矣?祸矣?乾坤无情,人类文明无论走的多远,一个活生生的现实永恒不会改变,这就是人类社会是宇宙自然因缘合和的产物!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自然之道创生了人类并影响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类改变自然也将会享受到自种的满园苦果。袭卷而来的污染空气、土壤、河流、海洋以及变幻难测的气候恶报反哺,人类在文明得到了什么?东方文明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德配天等为核心文化价值观,这将是未来人类文明的必然回归!文化的功用是什么?文以载道大化天下!文化作用就是通过润物无声的天道力量,改变世界的文明方向,毕竟人类社会脱胎换骨于宇宙自然,人类生存发展必须服天道要求。文人的责任是什么?传道授业解惑也!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18-2026 中国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