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中国资讯网国内 • 正文

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学生用镜头记录郸城泥人

发布时间:  作者:程传忠

  中国资讯网河南讯(程传忠  报道 )11月10日,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大学生岳馨怡等一行四人前来郸城拍摄张振福泥塑专题。

  岳馨怡一行来到郸城县高新区张振福陶瓷泥塑工作室,对张振福大师创作丹钧泥塑过程全程拍摄:取土、晾晒粉碎、筛土、浸泥、和泥、揉泥,构图、泥稿、塑形,素烧、上釉色,釉烧等72道工序。

  岳馨怡介绍:“我们是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学生,我们久闻大名的张振福老师的非遗泥塑作品享誉全国,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张振福老师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实验,把老子炼丹的文化融入泥塑艺术,研究出独一无二的丹钧泥塑,很值得我们用镜头记录下来。”

  张振福大师参照老子炼丹的技法,烧制出丹钧泥塑,利用老子炼丹术(在釉料中加入朱砂),有益于人体健康,其历经16年,研究出丹钧泥塑。

  张振福老师现场用5公斤黄河泥,花费20分钟时间创作一件原生态泥塑《好年头》,表现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豫东农村的中年汉子,光着膀子,脖子上围条毛巾,右手抱着酒坛,左手端着碗,造型夸张,淳朴生动,作品长17厘米,宽18厘米,高30厘米。经过一天的拍摄,记录了张振福老师原生态泥塑和丹钧泥塑的制作流程以及烧制过程。

  张振福说:“今年暑假以来,已有15所大学的艺术生和新闻与传媒学院的大学生走进我的泥塑工作室,拍摄郸城泥塑、研究郸城泥塑、传播郸城泥塑文化,欢迎更多的大学生走进我的丹钧泥塑工作室,了解郸城泥塑、宣传传统文化,今后,我带领女儿张玉萍和徒弟们把传统的泥塑艺术发扬光大,为弘扬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振福,现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郸城泥塑代表性传承人,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命名的河南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四个一批”人才,民盟中央美术院河南分院工艺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口市十大杰出青年,周口市第二、三、四、五届人大代表,周口市第七、八、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18-2026 中国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