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中国资讯网头条 • 正文

双向普法筑防线 协同共治护平安

发布时间:  作者:刘曼婷

       近日,重庆市万州教育矫治所(以下简称“万州所”)携手万州区司法局、民革万州区委会,共同举办“双向普法,共筑法治与禁毒防线”主题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向内赋能戒毒人员、向外辐射社会力量”的创新模式,深度整合多方资源,不仅让参与人员直观了解戒毒场所工作实效,更探索出特殊人群法治教育与社会力量融合的新路径,为深化禁毒工作、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各嘉宾实地了解三大专业中心的实体化运行情况)

实地观摩:解锁戒毒工作“全景图”

9月23日,万州区司法局、民革区委领导及来宾率先走进重庆市万州教育矫治所五楼禁毒教育基地。在这里,通过详实的图文展示、案例讲解,来宾们系统认识了毒品的种类与危害,同时深入了解到近年来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在戒毒矫治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后续参与禁毒工作奠定认知基础。

随后,一行人先后参观了万州所探访大厅与指挥中心。在探访大厅,所务公开的各项社会成效清晰呈现,让来宾直观感受到场所管理的规范化与透明化;作为场所安全运行的 “神经中枢”,指挥中心内先进的安防设备与智能软件系统有序运转,全方位展现了教育矫治所现代化的安防保障能力,彰显了其守护场所安全、助力戒毒工作的坚实底气。

进入戒毒区后,场所“四期流转、四区分离”的规范运作模式,以及教育矫正、康复训练、心理矫治三大专业中心的实体化运行情况,成为来宾关注的焦点。三大专业中心配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戒治设备,涵盖心理疏导、体能康复、技能培训等多项戒治功能,为科学戒毒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一大队,戒毒人员创作的扎蜡染、绘画等作品,生动展现了教育矫治工作的丰硕成果,让来宾切实看到戒毒人员在场所内的积极转变。此外,脱毒病残专区完善的医疗设施与精细化的病员式管理模式,也获得了来宾的高度认可,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戒毒工作专业性、人性化的认知。

(开展专题法治讲座)

(律师为戒毒人员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

双向普法:构建“内外联动”新格局

为切实提升普法实效,万州所联合奎龙律师事务所,针对戒毒人员的法律需求开展专题法治讲座。讲座围绕“行政诉讼法”、“信访条例”等与戒毒人员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既阐释了依法维权的重要性,也明确了合法维权的途径与方法。讲座结束后,律师还为戒毒人员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精准解答其在回归社会、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法律困惑,帮助他们重塑法治观念,增强回归社会的信心与能力,实现法治教育“向内赋能”的目标。

与此同时,为凝聚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工作,万州所以所内禁毒教育基地为依托,为22名民革党员开展禁毒警示教育。活动中,民警通过展示仿真新型毒品模型,详细介绍了当前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种类特征及严重危害;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与禁毒警示教育片观看,民警还向党员们讲解了国家禁毒工作的严峻形势与政策要求。沉浸式的实地观摩与专业讲解,让民革党员们直观了解到禁毒一线工作的艰辛与不易,系统掌握了禁毒防毒知识,显著提升了其参与禁毒斗争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履职能力,成功实现法治与禁毒知识“向外辐射”的效果。

(集中观看禁毒警示教育片)

(民警向嘉宾展示并讲解仿真新型毒品模型)

协同共治:打造可复制的 “万州经验”

此次主题活动,是万州所发挥专业优势、联动多方力量的生动实践。活动构建起“部门统筹、民主党派参与、专业机构支撑”的普法新模式,不仅拓展了法治教育与禁毒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下一步,重庆市万州教育矫治所将继续深化与各方的协作联动,不断创新普法与禁毒工作形式,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特殊人群教育矫治与社会治理工作中,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守护地区平安稳定贡献更多“矫治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18-2026 中国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