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育桃李 微光映初心
校园里,他们以粉笔点亮学生未来;献血车旁,他们用热血传递生命温度。一支粉笔是日常,一袋热血是担当 —— 这群特殊献血者,是教师。
我们熟悉课堂上的他们,却易忽略讲台外,他们以行动诠释 “师者仁心”。血液告急时,他们放下教案献血,凭质朴行动延伸 “责任”。
本专题记录教师献血瞬间:老教师的执着、新教师的坚定、教研组的温暖。他们用热血证明,教师的爱,既在三尺讲台,更在守护生命的担当里。
走进 “热血园丁” 故事,感受这份跨越讲台的大爱 —— 因他们,知识有温度,生命多希望。
热血园丁风采
她,虽年过半百,却依然步履坚定地走向采血点;她,身形或许并不伟岸,11年间却已献出9400毫升滚烫热血。她叫高梅英,一名B型血拥有者,是驻马店市天中实验小学后勤部负责人,更是一位坚持献血24次、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银奖、铜奖的“热血标杆”。
2012年,高梅英第一次走进驻马店市中心血站。没有犹豫,没有畏惧,她伸出手臂,让温热的血液缓缓流入储血袋。从那一天起,她便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想太多,就是觉得该做点什么,能帮一个是一个。”她语气平静,眼神却写满坚定。
13载春秋,她从青丝走到白发,从第一次到第24次,献血证摞起来已有厚厚一叠。每一张献血记录,都是一次生命的承诺,每一滴血液,都成为他人绝境中的曙光。
令她深感慰藉的是,在家人生病急需用血时,因她持续的献血善举,享受到了“优先用血、费用减免”的政策照顾。“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高梅英感慨道。正是因为亲历过等待血液的焦虑与获得帮助的温暖,她更加坚定了持续献血的决心。她常说:“献血不是大事,但能救命,就是值得一辈子做下去的小事。”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的金奖、银奖、铜奖,她先后尽收囊中。这些奖状,是她十三载如一日爱心奉献的见证,记录了她从几次、十几次到如今二十四次的跨越。但她从不在人前炫耀,奖状锁在抽屉深处,她始终觉得:“真正珍贵的不是奖状,而是又有一个人因为我的热血获得了康复的机会。”
在校园里,她是深受学生爱戴的高老师;走出校门,她是令人敬佩的献血志愿者。她常把献血的经历化作生动的德育素材,告诉孩子们:“爱心不分大小,奉献不论形式。我们每一个微小的善举,都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暖一些。”她以身作则,默默影响着身边的人,不少同事也在她的感召下,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
50岁的高梅英,依然走在献血的道路上。她没有豪言壮语,却用24次伸出手臂的平凡举动,诠释着师者仁心;她没有惊天伟业,却用9400毫升热血,为生命助力,为他人点亮生命之光。
“一想到我的血能流淌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帮助他人苏醒、康复、拥抱家人,我就觉得特别幸福。”高梅英表示,只要身体允许,她会一直奉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