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社会 科技 财经 访谈 文化 图片 全国 视频

头条

旗下栏目: 头条 国内 聚焦 发现

司马迁成为伟大史学家的根源 西汉太史公创作《史记》的信念之源

来源:环球网 作者:周洁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6-26
摘要:司马迁成为伟大史学家的根源——西汉太史公创作《史记》的信念之源。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羡慕成功。走向成功到底靠什么?千百年来,无数科学家在探讨研究这个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不同的解释:

有人说,成功靠恒心、靠天赋;

有人说,成功靠信念、靠机遇;

还有人说,成功靠习惯、靠心态。

司马迁是西汉太史公,其写作的《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时代,下至武帝初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为何能凭一己之力,写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为探究传统文化的读物,作者陶旭经过多年研究,结集出版了《历代经典家教选录与探析》。这本书以历代经典家训为重点,聚焦历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选录和探析包括孔子、刘邦、司马迁等50位历史名人家教典籍。今天,我们就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信念之源,专访了《历代经典家教选录与探析》作者陶旭。

一、饱学之士的教子秘笈

记 者:《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的父亲是如何通过早期教育让儿子打牢史学根基?其鼓励司马迁了解各地的地理真貌和风土人情、观瞻历史遗迹、搜集逸闻轶事的目的是什么?

陶 旭:《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武帝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12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30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70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10表(大事年表)、8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可谓规模巨大,体系完备,影响很深,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同时,其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为何能凭一己之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此离不开其父司马谈给予良好家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史学世家,教在童稚。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太史公,此为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原位在丞相上,是我国古代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序事如古春秋。”司马谈学富五车,曾随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唐都学习天文历法知识,从哲学家杨何学习《易》。所以被汉武帝任命为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这个职位可以说是汉武帝为司马谈“量身定制”的官职。因此,司马谈对汉武帝感恩戴德又尽职尽责。在担任太史公期间,其对先秦的思想发展史作过广泛的涉猎和研究。整理撰成《论六家要旨》,奠定了之后学术批评和分类的基础,至今仍是史学界研究先秦思想史、哲学史的珍贵文献。司马谈在关心现实政治、忠诚自己史学事业的同时,很重视对儿子司马迁的教育。早年,司马迁在父亲的教导下从小就刻苦读书,“年十岁则诵古文”。 后来,为了让儿子能继承自己的史学事业,司马谈还让司马迁向当时有名的大儒孔安国、董仲舒等人学习古代历史文献。

二是不唯书本,鼓励游学。因当时还没发明印刷术和纸张,书籍本来就少,又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仅留下的一点断简残篇不但记载简略,而且不少观点还互相矛盾、真假难辨。司马谈就鼓励年轻的司马迁亲自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看各地的地理真貌和风土人情,观瞻历史遗迹,搜集书本上没有记载的逸闻轶事,为司马迁提供了“行万里路”的机会。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出武关,经南阳,到江陵,然后渡江南下,到汩罗江边,凭吊诗人屈原的葬身之处。然后他又来到九嶷山,瞻仰了舜的葬身之地。再到庐山,考察大禹治水的遗迹;到会稽,访禹穴,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到姑苏,拜访伍子胥的神祠;到曲阜,了解到孔子的生平;到江阴,收集韩信的故事……这一个大圈子他走了两三年,最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后来撰写《史记》搜集了丰富的资料。正是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和实践,使司马迁搜集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资料,使他笔下的许多人物栩栩如生。

三是溯古寓今,教子承志。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司马谈随同武帝赴泰山封禅,途中身染重病,留在洛阳,不久即卒。未能实现随武帝到泰山封禅,其深感愧疚。特在弥留之际,向儿子司马迁耳提面命写通史之事。为什么司马谈高度重视武帝到泰山封禅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因为按先制,封禅是创造出太平盛世的天子,向天地神灵报告其功绩的祭礼,也是封建帝王明君贤主最高的大典。后汉班固在其所编撰的《白虎通义》书中,对“封禅”的解释是:“王者,……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从此可以看出,封禅仪式的主角是“王者”,而尤以每个朝代开创基业的封禅活动最为重要、最为隆重、最为史家所关注。司马谈为太史公,主要职责就是观察、记载天气星象的变化,探求其规律,为制定、修改律历提供依据,在皇帝外出时提供相关的气象资料,并占验吉凶、负责祠祝以及封掸祭祀仪程的制定等。作为武帝时代太史公,司马谈未能随武帝到泰山封禅,其深感愧疚。而且其早年立志撰写一部通史,因在任太史令时,接触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广泛地涉猎了各种资料。感到自孔子死后的400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职责,内心十分惶惧不安。在《命子迁》中说:“现在天子传承千年来的传统,到泰山封禅,然而我却不能跟随,这真是命啊!是命啊!”在遗憾之余,司马谈热切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

【启 示】搭建孩子知识结构。如何根据科学规律有效搭建好孩子的知识结构,是父母教育孩子成长的重要课题。司马谈教育儿子司马迁的做法无疑是成功有效的。司马迁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刻苦读书,还向当时有名的大儒孔安国、董仲舒等人学习古代历史文献。后来又在父亲鼓励下到全国各地感受各地的地理真貌和风土人情,观瞻历史遗迹,搜集书本上没有记载的逸闻轶事。这对无疑对司马迁知识、见识、胆识都具有极大帮助,为他成功写就《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难想象,如果司马谈早年不注重对儿子的教育,不请当时著名学者传授古代历史文献,不鼓励司马迁到全国各地游学,不看各地的地理真貌和风土人情,很难编写出被鲁迅赞誉为“千古之绝唱”的《史记》。

二、千古一帝的股肱重臣

记 者:自虞舜时代到夏代,司马迁的祖先们就功名显著,主管有关天官的事务。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司马迁父子都先后为太史公,深得汉武帝的青睐。司马谈为何要叮嘱儿子完成史书著作?司马迁为何要遵父亲临终遗训著作《史记》?

陶 旭:孔子曾将孝分成了三个阶段:“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之所以司马谈叮嘱儿子完成史书著作,司马迁遵父亲临终遗训著作《史记》,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深层考虑:

一是生逢盛世,时代呼唤。西汉从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治稳定,进入极盛时期。这是汉朝几代人其同努力的结果。怎样才能长治久安,避免秦亡的悲剧重演,是时代赋予当时官绅解决的重大课题。时代呼唤一部能总结前人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历史巨著问世。

二是史学世家,完成父嘱。立身行道,让父母荣耀,是孝最高境界。故司马谈弥留之际咛嘱:“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自虞舜时代到夏代,祖先们功名显著,主管有关天官的事务。”还说:“我死以后,你必然会成为太史;做了太史,可一定不要忘记我想要撰写的史书啊……”司马谈的谆谆教诲、情真意切。他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就是“大孝”。

三是武帝器重,使命在肩。3年后,司马迁果然担任了太史令,他利用国家的藏书,开始撰写《史记》。由于司马迁超群绝逸的才干,很得汉武帝的青睐。据《汉书》记载国,汉武帝称赞司马迁“辨知阂达,溢于文辞”,将司马迁与董仲舒、司马相如等西汉名士相提并论,可见汉武帝对司马迁早年那是十分器重的。元狩五年,司马迁年二十八,出仕为郎中,秩三百石;元鼎六年,司马迁年三十五,奉使西征为郎中将,秩千石;元封三年,司马迁年三十八,为太史令,秩六百石。郎中和郎中将,属郎中令,是亲近汉武帝的内廷侍从官。太史令,属太常,品级低于郎中将,但太史令职掌天官,典司图籍,且随时备召为皇帝顾问,仍可亲近汉武帝。武帝从元鼎四年起巡行郡县、祭祀五帝、东巡封禅,司马迁常为侍从。从元狩五年司马迁出仕为郎中起,到征和四年汉武帝最后一次封禅泰山止,司马迁前后扈从武帝三十六年,从巡二十六次。一个并无多少官场背景的知识分子仅凭一己之才能居然能在汉武帝身边长期蒙受恩遇,这在历史上也算是罕见。

天汉三年,司马迁四十八岁。这时他埋头撰述《史记》的工作正好进入高潮,正当“草创未就”之时,突然飞来了一场横祸。因“李陵之祸”,司马迁受株连被判“诬罔”罪,接受腐刑,使其陷入了极度艰难的生与死,荣与辱的抉择之中,所受的痛苦熬煎,是难以用笔墨形容的。

【启 示】帮助孩子筑梦圆梦。中国有句古话:人人皆可为舜尧。土耳其有句谚语:每个人心中都潜伏着一头雄狮。高尔基说过:“目标愈高远,人的进步愈大。”可以说,有理想,才会有目标;有信念,才能有志向;有使命,才敢有担当。大量的研究表明,走好未来生活道路的每一步,是由人生的理念与信仰决定的。青少年时期是人树立理想的关键时期。之后的教育和社会影响,很难改变此年龄阶段形成的人生观。它将伴随人的一生,决定人的未来前程。遵循科学规律当好天才孩子的筑梦人,是父母教育孩子成长的重要课题。司马谈通过追溯家庭辉煌历史,并从立功立德立言的高度,让司马迁珍惜即将担任太史公职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筑就了司马迁创作《史记》理想和抱负。此值得今人学习借鉴,切实当好孩子发展的筑梦人。

三、响誉千古的史家绝唱

记 者: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受到株连,可谓在形体和精神上遭受极耻大辱,其著作《史记》的信念之源是什么?在时间跨度长、涉及人物多、搜集资料少的情况下,司马迁如何完成如此浩大工程?

陶 旭:自先秦时期以来,就流传了“三不朽”的观念:立德、立功、立言。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史记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史记》所列五品,无论是立德、还是立功、乃至立言,其实都是旨在对身后不朽之名追求。

作为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史学家,司马迁创作《史记》时遭遇常人无法克服困难。一是工程之大。记载了上至上古时代,下至武帝初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全书共 130篇,有 12 本纪、10 表、8 书、30 世家、70 列传,52 万多字。凭一己之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谓困难重重。二是丧父之痛。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可惜壮志未酬而与世长辞。公元前 110 年,汉武帝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谈因病滞留洛阳,不久便遗憾病逝,使司马迁痛失了一位悉心培养自己的慈父、学识渊博的精神导师。三是遭刑之耻。公元前 98年,据传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解释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腐刑,在形体和精神上可谓极耻大辱。

据史载,司马迁受刑是在天汉三年十二月,出狱大约在天汉四年。这年司马迁四十九岁,被任命为中书令。司马迁曾打算自杀,可一想到父亲的遗愿,想到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搜集来的资料,他就觉得自己不能死,“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矣。”正是因为父亲嘱托,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均集中毕生精力写就《史记》这一历史巨著。《史记 • 太史公自序》中记载:“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司马迁写就《史记》,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往后到汉武帝末年,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启 示】磨励孩子意志毅力。自先秦时期以来,就流传了“三不朽”的观念:立德、立功、立言。可以想像,如果没有这“三不朽”的观念,司马迁也许不可能在那样的屈辱中坚持活下去;即使忍辱含垢活下去,《史记》也不一定能够写成;《史记》即便写成了,也未必能写得那么好。总之,没有司马谈的家训《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史记》。知识是海洋,理想就是风帆。人生是征途,奋进是舟桨。司马迁成为伟大的史学家故事,给我们很好借鉴和启迪。在当前科技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需要我们心系国家、放眼世界,树立宏大的理想抱负。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自己、看清现实,不断进取、砥砺奋进、不断校正人生坐标和发展方向,始终有理想、有发展、有动力,不断书写人生华章。

责任编辑:周洁
首页 | 资讯 | 社会 | 科技 | 财经 | 访谈 | 文化 | 图片 | 全国 | 视频

Copyright © 2018-2026 中国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58  技术支持:织梦58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