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社会 科技 财经 访谈 文化 图片 全国 视频

头条

旗下栏目: 头条 国内 聚焦 发现

三木秉凤诗文选:遥观天下事,道道自心生

来源:本网 作者:三木秉凤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8-20
摘要:琅琅瑶台诵 云开散风清 遥观天下事 道道自心生 《庄子》曰: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天道、帝道、圣道皆以无所积而德配天地,成己达物,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传道授业,绝学无忧。缘尘击沙,惟心自

琅琅瑶台诵

云开散风清

遥观天下事

道道自心生

  《庄子》曰:“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天道、帝道、圣道皆以无所积而德配天地,成己达物,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传道授业,绝学无忧。缘尘击沙,惟心自明,智立巅峰,文化道行。如果站在千万年文明历史的高度与宽度去观察人类社会文化现象,则文化载道,而化天下。文化传道,知识传术,文化若浪淘之金,知识似流浊之沙,文化万古传承青春如住,知识推陈出新滚滚朽逝。江山曾为谁折腰?偃武修文智自高,大浪淘沙金始见,文理密察莫颠倒。

《道德经》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穷物致理以致于命者,乃谓《大学》之道,《大学》从格究万物之理开始,久久为功,然后道至而豁然开朗。《道德经》第一章告诫我们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言在解读大道之理时,如果用语言文字来给道理下个定论,这个文字所载之道就不是宇宙恒常之道。文以载道,文化其实就是“道”的文字载体,我们用平常思维之心所感悟到的外界事物,仅仅是个表象,犹如人体获病,我们看到的是身体的外在显象,中医看到的是经络气血的内理运行。

《荀子》曰:“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情而喻。”故人间正道是沧桑,道只能用心去领悟、感悟、体悟,而非依靠文字、思维、意识去顾文得义。因为“形而上”之道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人若只看到支配四体的大脑中枢,而看不到支配精神的心灵之枢,只看到阴,看不到阳,只看到物质,而看不到灵德,如之《易经》所言“厚德载物”就成了一句空话,做事不能失本逐末。如果我们不明了宇宙本体及其规律,只看到有形的星辰日月在运转不息,我们就会在迷信、迷惑、迷茫中迷失自我,钻入了物质世界的牛角,而难以自拨!在宇宙的世界里,灵魂与肉体,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阳天与阴地,日月与虚空,形而上与形而下,几乎对立的矛盾问题,都在阴阳动态变化之中统一于太极之本,这就是中庸之道所言的核心规律即动态平衡。  

人生之高度,非是来自知识之博,而是文化道悟。文化是文明的灵魂,人生高度源于灵魂参悟宇宙本质及规律的高度,即悟道、修道、行道的层次。古之得道行道传道之人,天有道则治世辅君,无道乱世则隐于深山密林之中,以诗章之美,嚼蜃楼梦幻,寓文鉴道,寓章存世。他们在虚实之间,言可天高海远,思可竹溪古今,不拘匠心一格之风,不留名利浮世之情,故其言行仁德与日月同辉,普天有睹,太极圆融,世无二理。中外之圣所阐述的道理,只是同一道路的不同阶梯所言犹如小学、中学、大学之理。道为文化,术为知识。道理反映的是大道之理,是宇宙人生的本原性问题,规律性问题,超越形而上的问题,它为人类揭示了宇宙永恒不变的东西。世界上所有的哲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精神学家等,他们对宇宙探索的方式方法只有三条,一是圣者从道入手,二是聪者从术入手,三是智者道术并进。不管从那个频道切人屏幕,只要志行于身,终皆在山巅会于一道。入世以道御术,出世返术归道,这是道法自然的唯一选择。

责任编辑:三木秉凤
首页 | 资讯 | 社会 | 科技 | 财经 | 访谈 | 文化 | 图片 | 全国 | 视频

Copyright © 2018-2026 中国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58  技术支持:织梦58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