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社会 科技 财经 访谈 文化 图片 全国 视频

头条

旗下栏目: 头条 国内 聚焦 发现

用热血续写生命华章 热血英雄石艳华21年累计献血13200毫升

来源:未知 作者:郭华宾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8-13
摘要:在确山县盘龙镇东郊社区,有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热血榜样,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用自己的滴滴热血汇聚成生命的长河,点亮他人的希望之光。石艳华用21年的坚持,在无偿献血证上写下了32次爱心记录,累计献血量达13200毫升,相当于3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在确山县盘龙镇东郊社区,有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热血榜样,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用自己的滴滴热血汇聚成生命的长河,点亮他人的希望之光。石艳华用21年的坚持,在无偿献血证上写下了32次爱心记录,累计献血量达13200毫升,相当于3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8月11日,石艳华像往常一样来到确山县靖宇广场采血点,熟练地填写表格、测量血压、抽取血样,动作从容而坚定。这是他第 33 次献血的见证——400 毫升热血裹挟着党员的赤诚缓缓汇入血袋,让累计献血量的数字再添生命的重量。曾先后荣获“2012-2013年度铜奖”、“2014-2015年度银奖”、“2018-2019年度金奖”,作为一名党员,在他眼中从不是炫耀的勋章,而是用热血写就的 “为民答卷”。

初心如炬 从偶然善举到二十一年坚守

“2004年第一次献血时,我还很紧张,但一想到这袋血可能会救一个人的命,就鼓起了勇气。”回忆起初次献血的场景,石艳华的眼神里满是感慨。那时的他走在街上闲逛,偶然看到街头采血车旁的宣传海报,“无偿献血,挽救生命”八个字深深触动了他,就这样他迈出了爱心的第一步,从此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21年间,石艳华的生活轨迹不断变化,唯有献血的习惯从未改变。献血证上的封面在岁月摩挲中渐褪鲜红,但里面的每一行记录却愈发清晰。2004年400 ml、2005年400ml、2006年400ml……时间与血量交织,织就一张温暖的生命保障网。

“每次献血,都像是给身体做了一次免费体检。”石艳华笑着说,采血前的各项检查让他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坚持献血也让他养成了规律作息、清淡饮食的好习惯。更让他欣慰的是,自己的血液能实实在在帮助他人。

善意流转 从个人微光到众人同行

这份坚持,悄然影响着身边人。“以前爱人总念叨‘好好的血,献出去干啥’。” 石艳华记得,妻子最初的反对带着真切的心疼,可看着他二十一年如一日,身体硬朗如初。如今,妻子和家人也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成了他爱心之路上的同行者。

善意终有回响,在石艳华母亲患食道癌住院时,频繁输血让家庭承受着不小的经济压力,而他多年无偿献血积累的善缘,恰在此时化作了温暖的馈赠——家人得以享受用血减免的政策。“从未想过回报,但当家人真的因此受益时,才懂得了什么是温暖和关爱。”他望着那些泛黄的减免凭证,语气里满是释然的感动。

使命续航 从热血奉献到初心传承

第 33 次献血结束后,石艳华在采血点的宣传板前驻足良久,他抬手轻轻理了理胸前的党徽,那抹红色在阳光下格外鲜亮,眼中闪烁着笃定的光,"党员的奉献没有终点,只要血管里的血还在流,我会一直献下去。”

回望二十余年的公益之路,他用一句话总结:“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如萤火微光,但只要更多人肯伸出手,点点星光便能汇聚成奔腾的暖流,托举起无数生命的希望。”

21年热血坚守,13200毫升善意流淌。石艳华用最朴素的行动证明:党员的先进性,藏在一次次挺身而出的担当里;社会的温度,来自点点滴滴的双向奔赴。当红色的党徽与滚烫的热血相遇,便会在城市的血脉里,浇灌出永不凋零的初心之花。

责任编辑:郭华宾
首页 | 资讯 | 社会 | 科技 | 财经 | 访谈 | 文化 | 图片 | 全国 | 视频

Copyright © 2018-2026 中国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58  技术支持:织梦58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