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和:中医康养领域的璀璨明珠
在中医康养的广袤天地里,有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黄玉和先生。他凭借着深厚的家学渊源、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创新精神,在中医领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源远流长的传承谱系 黄玉和先生出身于一个有着悠久医学传承的家族,其传承谱系可追溯至南宋时期。一世祖源深太公、黄门米氏太婆开启了家族的医学传奇。米氏太婆是南宋吏部侍郎黄居正的儿媳妇,因治好皇太后的乳疾获封奉宪诰命一品邦显夫人,其古墓更是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家族医学代代相传,历经三十代,黄玉和先生成为这一珍贵传承的当代代表。从二世祖国宗公到二十九世祖贤盛公,每一代传人都在医学领域有所建树,如明朝的黄廷珍、清朝的黄作亮、黄丰举、黄墀起等,他们的事迹被记载于香山县志,为家族医学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蕴。
砥砺深耕的从医之路 1955 年 3 月 17 日,黄玉和先生出生于广东珠海斗门。九岁时,他便跟随父亲——当地有名的老中医黄贤盛习医,至今已逾 60 载。父亲言传身教,使他熟悉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父亲的医术源于爷爷黄墀起,爷爷的医术又源于太爷黄作亮,黄作亮曾是清朝两广巡抚黄槐森的保健医。这种家族医学的传承,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为黄玉和先生的医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从医过程中,黄玉和先生不断学习和进取。1987 - 1991 年,他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系统地学习了中医理论知识。此后,他在中医领域不断探索,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方法。
独树一帜的医术体系 黄玉和先生毕生致力于传统中医药的研究和发扬,对肿瘤、疑难杂症有独特的专业技术和临床系统综合运用。他提出了“整体为纲”的理念,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运用“两套胀腑(肉体五脏六腑、精神五脏六腑)”理论,从身心两个层面进行诊断和治疗;遵循“(三因)因人而异、因病而治、因药而施,(三定)定时、定量、定标准”原则,确保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通过“四诊八纲(望、闻、问、切)”进行全面诊断;采用“五行制法(五行五脏相对应)”进行辩证施治;运用“六方合用(从单味→处方→组方→顺序方→阴阳时辰方→精准治疗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秉持“七字方针(审、合、参、稳、治、和、养)”和“八字疗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进行精准辩证不错判、精微施治不坏病、合理用药不伤正,综合运用“九法临用(药浴、药膳、药棒、药洗、内治、外敷、针灸、排毒、药方)”,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他科学配置民间草药,做到科学定时、定量、定标准,获得极为安全有效的临床结果。在治疗过程中,他坚持因人而异、因病而治、因药而施、康养治病安然留人的理念,尽快使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通达,让众多患者从重症走向轻症,最终痊愈。他治愈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患者的疑难杂症,成为广大患者的福音。
博采众长的学习精神 黄玉和先生深知中医的发展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2018 年,他拜国医大师李佃贵为师,并设立了“国医大师李佃贵临床中医药学传承研究工作室广东省珠海市荔山黄氏承传人黄玉和肿瘤疑难症康复研究实践基地”。2022 年,他又被著名脊椎病专家龙层华教授收为爱徒,师徒共勉,致力于振兴国医,济生救人。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药事业,2024 年 3 月,被国医大师唐祖宣收为爱徒。2025年3月,有幸拜入胡维勤国医大师门下,成为其爱徒。秉持着博采众长的学习态度,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不断磨砺自身医术。他的这份热忱与坚持,不仅助力个人医术境界的攀升,更为中医这一古老而伟大的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
硕果累累的个人成就 黄玉和先生在中医康养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曾担任珠海市第三、四届政协委员、珠海市工商联常委等多个重要职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在企业经营方面,他先后担任嘉和(药材)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海市先圣汉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获得了众多荣誉称号,如第 24 届秋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见证平凡的力量贡献人物奖”、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道地药材与膏方分会“中医界影响力人物奖”、第六届世界整合医学大会“世界整合医学专家领军人物奖”等。2020 年 8 月,“黄氏药液针灸”获评珠海市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对他家族医学传承的高度认可。 2022 年 1 月,他在先圣汉方中医康养总部建立了面积 500 多平方米的“御医黄门米氏传承馆”,得到了珠海市有关领导和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弘扬、挖掘、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提供了重要平台。
结语 黄玉和先生是中医康养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以家族传承为根,以创新发展为翼,在中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他的医术、医德和医风,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患者的康复之路,也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树立了榜样。相信在他的引领下,中医康养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