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31日,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文旅局、东城区人民政府指导,全国驻京机构美食联盟主办,北京乾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承办的“驻京办·前门中华美食荟”在前门大街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历时36天,集结全国40余家省市区驻京办及多家企业单位,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与影响力,打造了一场集美食、文化、消费、旅游于一体的城市级盛会。
闭幕式暨总结表彰会上,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驻京办事处与综合管理司司长、一级巡视员范学臣为活动致辞。他在讲话中对本次中华美食荟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指出,此次活动是各单位通力协作,共同播下的一颗富有活力的种子,有效探索了以美食为载体提振消费、传播文化的新路径。
来自一线的实践之声同样铿锵有力。山东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徐宁在分享中,生动讲述了齐鲁风味如何成为一张闪亮的文旅名片,让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到黄渤海的豪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党组成员、副主任焦风生则携“塞上江南”的独特魅力而来,通过盐池滩羊、中宁枸杞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案例,展现了宁夏如何将“山海至味”转化为真切的市场效益与文化记忆。他们的发言从不同维度印证了美食在连接地域与文化、赋能地方发展上的巨大潜力。 随后,活动组委会对在本次中华美食荟中表现突出的单位与个人予以表彰,颁发“优秀组织奖”“突出贡献奖”“匠心奖”“最佳人气奖”“优秀伙伴奖”及“个人先锋奖”等多个奖项,涵盖各省市区驻京办、驻京大厦、合作企业及一线工作者。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过往付出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合作的激励。
本次活动的成功,是一次跨部门、跨地域、跨行业高效协作的典范。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综合司的高位统筹与战略引领下,北京市及东城区两级政府鼎力支持,开辟活动审批与落地的“快速通道”,为盛会的顺利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四十余家各省市驻京办事处展现出空前的凝聚力与执行力,成为连接故乡与他乡的坚实桥梁;各驻京大厦、餐饮企业则作为关键的落地支点,将蓝图精准转化为街头巷尾的升腾烟火。更有一批非遗传承人与匠心大厨,将灶台视为展现风土的舞台,以精湛技艺守护味觉经典。多方力量汇聚成河,共同将前门大街这条历史悠久的文化街区,打造成一张立体、生动、可品尝的“中华美食文化全景图”。 全国驻京机构美食联盟秘书长范军在总结汇报中,以富有诗意的语言阐释了本次活动的深层价值。她指出,这不仅仅是一场美食节庆,更是一次从“单打独斗”到“集团军作战”的深刻变革。这场盛宴实现了多重跨越,让美食从地方特色的“展示窗”,升级为提振消费的“强引擎”;让驻京办从过去的“信息岛”,联结成协同发展的“航母编队”;更让一次性的节庆活动,沉淀为可持续、可复制的品牌IP。本次驻京办·前门中华美食荟,销售的不仅是来自全中国的好味道,更是一份连接城市与乡村、味蕾与心田的情感纽带。
据统计,本次活动总客流量突破400万人次,54个美食摊位累计完成近70万笔交易,总销售额突破1400万元,单日最高销售额达113万元。线上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亿次,形成广泛的社会关注与口碑传播。从湖南臭豆腐到宁夏滩羊肉,从新疆手抓饭到吉林雪衣豆沙,各地特色美食不仅征服了食客的味蕾,更带动原产地农产品销售与乡村产业发展,真正实现“都市人解馋,村里人解忧”。活动期间,前门大街跃升为夜间经济新地标,有效拉动周边商圈客流与商业增值,成为城市消费复苏的生动缩影。 闭幕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全国驻京机构美食联盟也在闭幕式上宣布,未来将推动“中华美食荟”从节庆活动升级为常态化IP,启动全国巡展计划,推动驻京办美食“七进”工程(进部委、央企、高校、社区等),并筹备《每日一道菜》《吃出健康》等美食文化栏目,深化“从舌尖到田间”的溯源之旅。 此外,联盟正积极筹备“全国名优土特产博览会”,以“建设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目标,进一步放大美食在促进消费、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播方面的综合效能。
驻京办·前门中华美食荟的成功实践证明,美食作为关键支点,能够有力撬动消费市场,为激活内需、繁荣夜间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它不仅彰显了中华美食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魅力,更探索出一条以美食为核心,有效激活城市消费、深度融合文旅产业、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展望未来,全国驻京机构美食联盟将继续携手各方,推动“中华美食荟”品牌从前门走向全国,让这缕凝聚人心的烟火气持续升腾,让这份带动发展的“中国味道”走向世界,为提振消费、增强经济活力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报道:中国风华正茂、李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