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漯河市源汇区柳江路小学语文教研组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以课为媒,共探教学新路径,共绘语文新图景。![]() 活动在王新如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一课中徐徐展开。王老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步入秋雨所描绘的缤纷世界。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通过配乐朗读、想象画面、品析词句等方式,引导学生不仅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更深度理解文中丰富的想象与独特的情感表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沉醉于秋的诗意之中,在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里,实现了语言积累与审美能力的双重提升。 张继雯老师执教的《植物妈妈有办法》,带领孩子们走进植物的世界,一起探索大自然的秘密。课堂上,张老师紧扣低段语文教学核心,以多样化的识字方法,通过联系生活识记“植”“旅”,发挥想象编故事等方法,激发孩子们对汉字的热爱,特别是孩子们饱含热情地读生字和组词飞花令的游戏,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课堂评价环节,张继雯老师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给予孩子们丰富多彩的评价,生动展现了低段语文的教学智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 徐丽敏老师进行了细致的单元教材分析。她从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出发,深入解读了教材的编排意图、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策略建议。分析内容详实,逻辑清晰,为老师们整体把握教材、有效实施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评课环节,各年级组派出的评课代表围绕王新如老师的课堂,从目标达成、环节设计、学生参与、教学效果等多维度进行了精准而深入的点评,既肯定了优点,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思维碰撞,火花频现。教研组长李凤英深度解读了本节课“语言与审美共生”的教学亮点,并强调要将课内习得的方法向课外延伸,实现素养的全面提升。 孟朦老师接着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社会化学习实践手册”的学习分享。她结合理论知识与初步实践,生动阐述了社会化学习的内涵、价值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她认为,语文学习应超越教室围墙,引导学生链接真实生活,在合作、探究、体验中构建知识、提升素养。她的分享为老师们打开了一扇新的教学窗户,激发了大家对构建更开放、多元语文课堂的深入思考。 活动最后,盛春芳副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与高位引领。她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成效,赞扬了老师们积极研讨、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时,盛春芳副校长也对未来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方向:要持续深化对新课标的理解,将“以文化人”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要大胆探索教学方式变革,积极尝试项目化学习、社会化学习等模式;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启迪智慧、滋养生命的沃土。她的讲话为学校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