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辣椒:洒向人间都是爱
林忠伟 蒋梅玲 韦雯珊 陈炳超 贵人出门雨相助, 倾盆大雨带财来! 2025年10月14日下午,南宁到天等一路上暴雨持续不断。在崇左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应天等县人民政府邀请,林忠伟(广西)产教科咨政联盟、钟姥爷(广州)健康食品科技公司团队一行赴天等县考察调研活动。双方就采购天等品牌辣椒的品质、数量、技术要求、联合办厂、拓展规模、全球打造天等辣椒品牌等达成共识。力争通过广东著名企业的力量把天等辣椒酱推向东盟、推向全国。把粤桂协作进行到底!助力乡村振兴! 本次在考察调研活动在紧凑、活跃、累并快乐着的气氛中取得圆满成功。
天等辣椒:得天独厚的产业无需等天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地处广西西南部,辖6个镇7个乡,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63.7万亩,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甘蔗、辣椒、花生、木薯、蔬菜等。境内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7.98%,是典型的大石山区。辣椒产业作为该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全县辣椒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5万亩左右。 一、名声由来和发展史 大家一说到天等辣椒都是叫天等指天椒,原因是天等野生指天椒的椒果个个都是朝天生长,而且辛辣异常,醇香浓郁,产于天等的辣椒,品质明显优于其他地区,所以当地群众习惯称之为“天等指天椒”。天等人种植辣椒,已经有300多年历史,起初种植规模很小,是以房前屋后零星种植、鲜椒供家庭自用为主,品种是小米椒。从1974年起,该县开始试验示范推广种植天指Ⅰ号,天指Ⅱ号。从2005年起,该县陆续从外地引进杂交品种种植。 二、天等辣椒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天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辣椒产业发展,政府出台辣椒种植以奖代补和保险政策,鼓励农民种植辣椒,全县辣椒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5万亩左右。目前,辣椒专业种植合作社有18个,加工厂有11个,规模较大的企业有5家,年辣椒酱总产量6000吨。产品销售以原材料为主,90%以鲜椒或干椒形式直接向外销售,只有10%的鲜椒加工成指天椒酱和泡椒等产品,目前天等生产的传统辣椒酱以蒜蓉辣椒酱为主,个别企业开发出柠檬辣椒酱、豆豉辣椒酱、酸梅辣椒酱等多种口味产品。 三、天等指天椒的优势 天等县气候温良湿润,土壤多为赤红壤且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全县土壤77.8%含硒,适宜指天椒种植。我们有请广西大学工业测试实验中心做过检测,天等指天椒碱含量是一般辣椒的155倍,热含量是一般辣椒的15倍。鲜椒和干椒含碱分别高达0.0574%和0.36%、红色素含量分别为3.33%和11%,因此,天等指天椒特别辛辣,有“天下第一辣”的美誉,是上等的辣味调料,可直接作为调味品食用,也可加工作酱、腌制品等,还可以深加工提取辣红素,经济价值极高。 四、天等指天椒品牌打造情况 1983年,天等指天椒酱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2003年,天等县被授予“中国指天椒之乡”称号;2011年,广西天等县辣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兆强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天等指天椒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天等有6家企业生产的指天椒酱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2023年获得“天等兆强指天椒酱圳品”称号。“天等指天椒”和“天等指天椒酱”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天等指天椒是名声在外的。
天等辣都:解放思想,提升拥抱世界市场的格局
当前,中国辣椒产业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食品安全与健康 如今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有机”“绿色”“健康”,传统的辣椒酱制作工艺主要以自然发酵为主,无法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二、低价品竞争,高顿产品研发力不足 我国辣椒酱生产企业数量多,但多为小规模的生产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加工工艺标准化程度不高,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同时原料价格上涨也导致了生产成本的提升,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压力。 三、销售模式滞后 核心品牌的辣椒酱销售主要还是以线下销售为主。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从纯线下转移到线上。单一的销售模式已不适合,各大平台的网络营销尤为重要。 四、“单身经济”带来的“小包装”市场 食品市场中常常提及的关键词是"一人食"。消费者不仅会考虑产品的味道,还会考虑其是否便于携带。 五、产品附加值低 我国调味品行业毛利普遍在20%到30%之间,龙头企业可达到40%,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高。国内企业辣椒酱包装几乎千篇一律单一的设计不利于消费者的选择。也不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六、产品海外接受度低 国内辣椒酱产品种类丰富,口味功能多样化,但只有辣妹子、老干妈、美乐等大型企业在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占有一定市场,国外消费者接受度不高。 七、天等辣椒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群众习惯传统种植方式,管理水平不高,单产较低。二是天等指天椒品种退化严重。三是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加工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现有的10多个指天椒加工企业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企业年加工鲜椒能力总计在1万吨以下。产品主要以辣椒酱为主,满足不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四是传统经营理念有待改革提升。 八、天等县辣都有待提升拥抱世界市场的格局 广西天等县辣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天等县辣都食品厂,位于天等县天宝南路255号,办公楼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在1998年11月刘兆强成立自己的食品厂——天等县辣都食品厂,并生产自己品牌的辣椒酱——《兆强牌》兆强牌指天椒酱。2009年05月22日正式成立更名为广西天等县辣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辣椒的收购、生产、包装、批发、零售, 先后投入资金达1800万元,用于建设新厂房,公司生产厂房占地面积为6亩,计划建筑总面积6580平方米,已建筑面积5880平方米。 《兆强牌》指天椒酱采用天等特产天等指天椒精制而成,味辣、色美、品香,不含胆固醇,县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 B和C、Fe和Ca等微量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保健调味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风味。曾荣获 2000 年广西创新计划新产品交流交易会金奖。 广西天等县辣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产品质量优越,车间内拥有全自动灌装机、全自动封口机、全自动贴标机、全自动包装机等指天椒酱流水线生产设备,年生产能力可达2000吨。公司生产的兆强指天椒酱品质上乘、辣美鲜香、不断推出适合消费者的口味和包装,共有蒜蓉味、豆豉味、酸梅味、柠檬味、山黄皮味、野山姜味六种口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天等最具特色的产品,远销海内外。 刘兆强女士从昔日的一个下岗工人到今天的公司董事长、全县“经商女能手”、崇左市政协委员、市“十大女杰”、市劳动模范、市“三八红旗手”,广西五一巾帼奖和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成绩来之不易。 我们坚信: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竞争将更加激烈,而在刘兆强的带领下,广西天等县辣都有限责任公司将继续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树品牌”的经营理念,在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推陈出新,使公司的发展更加强劲,对天等县的经济发展将起到更强的推动作用。 我们更加坚信:青出于蓝胜于蓝,不久的将来,天等县辣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将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摆脱扩张有后顾之忧的束缚,突破传统思维,走出围城,乘风破浪,提升拥抱世界市场的格局,踏上立足广西、面向东盟、辐射全国的扩张雄心壮志光明之路!
建言献策:天等辣椒打开扩张雄心壮志新天地
国辣酱发展空间广阔,目前中国辣酱消费人群超过5亿,数据显示,我国辣椒酱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323.6亿元增长至2023年48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6.85%。2024年市场规模达2301亿元,预计2025年的市场规模将突破2850亿元人民币。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调味品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中国辣酱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大品牌:从各品牌的市场份额来看,老干妈以20.5%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其次为李锦记和辣妹子,市场份额接近10%。钟老爷健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立志成为辣椒酱行业的领军者。短期内(1-2年),公司将致力于优化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效率,并加强市场拓展,强化品牌建设,同时加速新品的研发与推广。中长期(3-5年)战略则聚焦于持续扩产、技术创新,深化国内外市场布局,推动品牌升级,塑造高端品牌形象,并注重新品的开发与多元化发展。为此,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为实现跨越发展和稳固领先地位奠定坚实基础。 为大力促进粤桂协作项目落地,真正助力天等辣椒打开扩张雄心壮志新天地,专家、企业家纷纷建言献策。建议天等县政府及有关辣椒产业企业与钟姥爷(广州)健康食品科技公司密切合作,求同存异,利用钟姥爷公司强有力的资源、经验、市场、技术与人脉打开新局面。 一、建立无公害原料基地 辣椒酱品质的稳定与其所有的原材料品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自身生产需求进行种植相应的辣椒品种,不再依赖市场,保证产品品质。 二、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创新 以高新技术升级和改造现有的产品生产技术,实现技术升级。以独有的特点增加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运营模式多样化,获取流量 互联网时代,市场的占有率与品牌产品自身流量有着密切联系。加强品牌运营模式的多样化以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四、优化产品结构,紧跟市场需求 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市场需求出发,不断完善产品线,满足"单身经济"下的"一人食"需求,推出小包装、便携装的佐餐辣酱。 五、搭建全网电商平台 快速赶上传统调味品企业,线上全网销售。 ——对接七个B2C平台——钟老爷官方网站、天猫旗舰店、京东自营、京东旗舰店、微店旗舰店、淘宝企业店、抖音旗舰店。 ——B2B平台:京东企业购、本来生活、春播网、美菜、中农网、小红书、晨光、欧迪、齐心、壹办公等。 六、发展B端大客户 目标行业:酒店、航空、餐饮、企业、商会。 ——走进企业餐食堂:腾讯微信总部、IBM、搜狐、阿里巴巴、爱奇艺、百盛、58集团、小红书、得物等。 ——小包装走进餐厅:广州酒家、渔民新村、饿了么、真功夫 72街等。 七、开拓AK卖场渠道 全渠道布局,商超卖场+便利店+零售体验店。 ——商超卖场:麦德龙、大润发、家乐福、京客隆、盒马、叮咚买菜等。 ——便利店:seven-eleven便利店、罗森(LAWSON)、全家(FamilyMart)、美宜佳、便利蜂等。 ——钟老爷全线产品沉浸式零售体验店。 八、实现路径 1.在天等县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对天等辣椒产业进行优化整合,在辣椒品质、数量、规格、技术等进一步提升,达到高要求、高标准,与钟老爷深度交流沟通,实现共赢。 2.广州搭建30人团队,集销售、运营、市场、设计为一体的核心团队,完善团队培养模型,实现目标的同时也为其他城市输出人才,生产地湖南衡阳搭建研发团队,不断完善产品线,稳定和提升产品质量。 3.2025年10月开始,每两个月启动一城市开设(上海、武汉、杭州、南京、苏州、厦门等),开始对主要城市进行覆盖。 九、加快天等辣椒产业园与品牌建设 1.加快指天椒种植基地建设,推广“优质稻+指天椒”、“玉米+指天椒”等轮作模式,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园区,推进指天椒种植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构建指天椒特色产业集群,即“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做优”。 2.打好“特色牌”,唱响“品牌戏”以全产业链模式构建指天椒大产业、大集群,引领带动整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摄影:王伟英)
作者简介: 1.林忠伟:林忠伟(广西)产教科咨政联盟主席,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自治区决策咨询专家、教授,致公党中央第十五届农业农村委员,自治区政府三农特约研究员,广州大学东西部协作中心主任、特约研究员,广西社会科学院咨政专家,研究员,广西中盟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广西桂科新质生产力研究院荣誉院长,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会荣誉会长,南宁浙江商会荣誉会长,致公党、民革广西区委参政议政专家,青秀区政协智库首席专家。广西民族大学首席咨政专家、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特聘教授,南宁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广西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南宁学院商学院产业教授,广西、广东多所高校特聘教授兼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承担和主笔10项自治区级重大课题调查研究和写作;荣获省部级奖、地厅级二等三等奖30多项。公开出版“民生调研三部曲”百万字专著《就业!就业!》、《居民!居民!》、《扶贫!扶贫!》,人民网、新华社《半月谈》、中央组织部共产党员网、中国扶贫网、致公党广西区委网、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广西政协报、广西民族报、左江日报、广西三月三、广西画报、广西社科联、广西社科院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林忠伟咨政成就。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林忠伟应用对策研究自成体系,研究经验丰富,咨政成果独树一帜。目前已有120篇咨政报告荣获中央领导和自治区领导肯定性批示。被誉为“广西社科界林忠伟现象”。 2.蒋梅玲: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硕士,中共党员,曾任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现任学校党委委员、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部长(处长)。 先后获评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等厅级以上荣誉20项。指导辅导员获第十二届广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2024年广西“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第二批广西高校高水平辅导员工作室培育项目等荣誉;指导学生获2024年全区高校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一等奖、朋辈心理辅导模拟最佳表现奖;指导教师获2024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特等奖、二等奖,全区2024年国家安全教育“精彩一课”评选活动一等奖,2024年全区军事理论课教学竞赛一等奖,2024年、2025年全区资助育人“精彩一课”微课比赛二等奖3项。参编教材3部,主持及参与省部级、市厅级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13篇。 3.韦雯珊:林忠伟(广西)产教科咨政联盟青年创新创业部部长,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党支部书记、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荣获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南宁市无偿献血促进奖个人奖、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此外,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团体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二等奖1项、区级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6项;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等荣誉。 主持及参与各类科研课题8项,包括省部级重点课题3项;主持精品课程1项;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所参与撰写的咨政报告获得自治区政府领导批示,有效推动了学术成果向社会服务的转化。 4.陈炳超:林忠伟(广西)产教科咨政联盟副秘书长,南宁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建造师,《科学数据集成与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在区域资源环境中的应用》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五年主持或主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课题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西土地学会理事,广西测绘学会理事,广西休闲农业协会理事,广西农业科学院《南方农业学报》审稿专家,广西土地整治评审专家,广西生态修复评选专家,广西测绘专业评审专家,广西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广西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事,广西土地学会专家库专家,《测绘与勘察新技术研究》(副主编)。 主要研究领域有:公共管理(含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工程与技术、市政工程、资源利用调查与评价、生态恢复、3s技术、区划发展与规划。
天等辣椒 天下聚焦 粤桂祚甜 不再等天
|